• 首页
  •   >   招生就业
  •   >   就业指导
  •   >   正文
  • 起薪低不是问题

    发布日期:2011-05-16    浏览次数:

        又快到了毕业季节,各大招聘市场前来应聘者人头攒动,其中有不少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他们把大学期间所得浓缩在一张薄薄的简历上,或者几张获奖证书上,拿着这些“敲门砖”,徘徊在招聘单位前。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1年又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中。200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回暖,大学生就业形势虽有所起色,但起薪并不高,一般也只是1500-1800元。有政府部门调查显示,本、专科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入职薪酬是2000元左右。

        与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截然相反的是,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的用工荒凸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一涨再涨。由于近几年结构性缺工,农民工薪酬不断攀升,个别工种薪酬超过3000元,经验丰富的家政保姆有的甚至拿到三、四千元“高薪”。

        在某些岗位,大学生的起薪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起薪渐近,甚至比后者更低。这种现象早在2006年就初现端倪,随着用工市场中大学生群体的逐年激增,近年来,大学生起薪低现象比之前几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学历不等于高起薪

        山东省青岛大学2006级新闻专业毕业的滕君龙目前在青岛搜房网做网络编辑,对于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他觉得尚够支付在青岛的生活成本。

        “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其实并没有用上多少,很多工作技能都是入职以后学习的,我所学习的新闻专业和网络论坛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滕君龙回顾起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说:“工作还是很累的,每周都要加班。”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像滕君龙这样本科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但仍需在后天的工作环境中继续“深造”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滕君龙谈起自己的工作经验时说:“我感觉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薄弱,除非专业对口。对于利益至上的企业来说,给大学生低起薪也是情理之中了。”

        从招聘单位的需求来看,许多机械类、建筑类等技能型岗位需要应聘者上岗即能创造价值,许多外企的招聘也更注重考察应聘者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2009级卢义杰平时会留心观察相关专业招聘等各种信息,他发现,在应聘时,硕士生、博士生的学历并不会比专科生、本科生更具优势。“大学生起薪多少跟大学生自身能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的多少有关系。市场环境更多重视的是你能创造什么,你所创造的价值是多少,用人单位才能给你多少薪酬。”

        起薪低不等于读书无用

        许多人的传统观念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就是说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似乎应该比农民工创造的价值更多、薪酬更高。很多大学生也抱有这样的想法,毕业后一定要从事管理岗位、办公室岗位,这样才不失自己作为大学生的身份。

        但是现实情况却与美好的预期相反,这也是导致社会对于大学生起薪低问题高度关注的根源所在。将大学生的起薪和农民工起薪相比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参考系,这样会让“读书无用论”又有了可乘之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张翼曾表示,目前所有的现象都是暂时的,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初薪是与农民工接近了,但是在未来工作岗位的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的工资增长还是很快。2010年的教育收益率调查显示,高学历的收益率远远高于低学历的收益率。

        刘晓军是山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08级的在读生,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十分明确。“我会选企事业单位中的硬件工程师(射频工程师)或市场研发两个方向的工作。”刘晓军称,本科期间的专业塑形对自己影响很大,“像硬件工程师等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都是本科时的必修课程,在我参加捷盈IT公司网络项目实训中,这些知识对我帮助很大。”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曾经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由此看来,“读书无用论”只是一部分人面对就业难时给自己解脱的一种措辞。薪酬确与个人能力有关,而个人能力又是大学期间所得所获的内在表现。

        “鱼”和“熊掌”要兼拥 

        当下,企业按岗定薪、不按身份计酬越来越普遍。务工人员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是理论型人才,他们的优势需要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渐显。企业要求应聘者上岗即能创造价值似乎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的一道门槛。

        “重视实践能力,学一点真本事,不要只会考试。”这是卢义杰在分析招聘信息后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的规划。他认为,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要成为“双面手”,既要能创造即时利益,又要能为企业带来长远发展,这样大学生的价值,或者说教育的价值才能凸显。

        刘晓军也是这样认为,他在校期间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我参加过与本专业有交集的相关活动,比如在齐鲁软件设计大赛―手机游戏开发项目中获得过三等奖,也在捷盈IT公司网络项目实训中收获很多。”通过锻炼,刘晓军称,这些实践经验将是自己求职的一个优势。

        大学的职业技能养成教育在这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会举行面试指导会、就业推荐会等活动,但收效并不理想。

        “举行这种活动时,我们同学参加的很少,因为年年都一样,没什么新意。我觉得我们学生缺乏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缺乏走出校园接触真实工作岗位与分工的平台。”刘晓军希望学校能组织有相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深度参与,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好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二维码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