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招生就业
  •   >   就业指导
  •   >   正文
  • 大学生就业指南:首先需要跳出的“五大误区”

    发布日期:2010-10-13    浏览次数:

        理性应对现实莫做"迷途羔羊"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山西大学等几所高校校内校外的每一次毕业生招聘会都被求职心切的高校毕业生挤得水泄不通。不过,笔者在与毕业生的交谈中,以及在对招聘单位代表、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以及人才市场负责人的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误区,学生们的就业、择业观念亟待改善。

        误区一:热衷于机关事业单位,期望值过高

        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眼睛紧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大都满员或超编,没有多大的就业空间。即使这样,仍有千军万马在挤"独木桥",以2009年山西党群系统公务员考试为例,全省计划招录1577人,报名参考人数多达54000多人,招录比例高达1∶34。

        在某校的一次招聘会上,笔者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男生正理直气壮地与某房地产公司争执,争执的焦点是工资。后来这位男生竟嚷着说:"就凭我的实力去你们公司是绰绰有余的,可你们给的工资太少……"

      对此,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负责人提出这样的忠告:毕业生应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量十分有限,国有企业大都进行了改制,而且对进人的控制十分严格。他建议学生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私营企业,现在多数私营企业的人事管理已经比较规范,学生们在择业时是可以考虑选择的。

       误区二:贪图舒适,恐惧业务压力

       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避苦就易,目光总盯着工作轻松、稳定、竞争不激烈的单位或岗位。

        平安保险负责招聘的王经理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不是没有岗位可选,而是年轻人害怕辛苦,追求舒适的心态,导致就业难,或者刚占好位置,自己就承受不了企业的业务压力,而频频跳槽。"

        任何一位资深的经理、主管,都是在市场一线做业务出来的。他现在的地位和薪资,是值得大学毕业生艳羡的,但大学毕业生应该明白:这些地位不是谁给你的,而是自己拼搏出来的。

        误区三:简历作假误人害己

        在不久前 "百家民企高校行―山西大学站"招聘会上,国美电器的招聘人员拿着一份简历递给笔者,在这份简历的实践一栏中,密密麻麻地罗列着一位大学毕业生在大学四年所做的校内校外的兼职工作,在获奖一栏中写有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

        国美电器负责此次招聘的张经理说:"毕业生在简历上大做文章,把自己包装得无可挑剔,反而使我们怀疑其简历的真实性,这样的学生我们可不敢要。"

        误区四:"外表美"不等于就业通行证

        如今,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我包装,然而,一些大学生的毕业包装却正在走入误区。

        山西大学就业指导工作中心的魏老师说:"大学生为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适当地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做到整洁、大方、庄重是有必要的,但想仅仅靠外在包装拿到就业通行证是不现实的。用人单位更为看中的还是应聘者的实践能力。"

       误区五:留恋城市,回避农村就业

        一些大学毕业生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却认为回到家乡就业途径窄、无法施展所学到的才能,无论从就业机会、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未来发展来说,城市都要比农村好。

        专家指出,如今,农村的经济发展也相当快,大学毕业生可以把自身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网络、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能,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个人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经营形式,在未来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大有作为。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二维码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