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新闻中心
  •   >   正文
  • 我系但汉彪主任就我院部分学生福建浙江就业现状调研

    发布日期:2009-11-19    浏览次数:

        日前,外语系但汉彪老师借送部分学生赴泉州酒店实习就业返程之机,顺路考察了泉州、福州、温州和义乌等地我院部分学生就业状况,现拙笔如下,仅供有关方面和个人参阅。
        之一,福建泉酒好平台 06商英展风采
        11月10-11日,我一方面忙于安顿新一批实习学生相关事宜,另一方面先后约见了仍在泉州市区工作的06商英1班的方林林,2班的刘佳和3班的黄玮三位同学。黄玮这批同学是去年年底前来泉酒实习就业的。现在他们基本上借助泉酒平台,重新找到了与商务英语专业更加对口的外贸公司,踏入了白领行列。目前,黄玮就职于福建泉州睿爵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基本月薪达3000元左右;刘佳同学仍就职于泉州酒店前台接待,不算提成,基本月薪也达2400元;两个月前刚刚抵达的泉酒西餐厅的方林林同学由于外语特长加之庐山北斗星酒店实习经历,也提前转正,月薪近2000元。据泉酒人力资源部门介绍,刘、方两位同学他们发展空间极大,在泉酒现有员工中口语突出,口碑甚好。对此酒店相关部门再三感谢我院为他们培养、输送了高素质人才。
        当然,我院在泉州一带工作的还有很多同学,他们主要分布在泉州市区或全国百强之列的石狮、晋江、惠安和安溪等地。就拿04人力资源冯丽同学而言,现任职于惠安崇文西沙湾大酒店(五星级)行政主管,月薪超过4000元。总之,我院学子福建泉酒尽显风流。
       06商英刘佳泉州酒店工作照
        之二,福建福州 我院福地
        11月12日下午我由惠安西沙湾大酒店直接赶往福州,晚上与03国贸1班的林文、郑飞和国贸2班的孙永军及04商英1班的周祖女等同学相聚。他们大部分从事于对外贸易工作:周祖女同学就职于福建荣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服装出口;郑飞同学就职于福建闽清昌宏电器有限公司,从事电器出口;林文同学就职于西子湾水产有限公司,从事水产出口;孙永军同学则就任福建闽海人才中心成教部经理,月薪超过5000元。在与这些同学推心置腹的长谈中,他们认为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当中要数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进出口单证制作等实用性课程最为重要。据悉,海峡西岸大开发、平潭特区大建设,需要数以万计的涉外专业人才,这就为我院相关专业的莘莘学子提高了不可多得的就业契机。我等认为福建福州将是江西财院的就业福地。
    我院部分福州就职青年才俊与但老师合影
        之三,03商英女 瑞安弄潮儿
        三年前毕业于我院外语系03商务英语1班的郑灼珠同学,这些年来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脉关系和不懈的个人努力,现就职于温州(瑞安)嘉泰乳胶制品有限公司,从事外贸工作,去年年薪就高达16万元。今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年薪也不低于10万。在与这位同学的交谈中,我深深感到出了校门之后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必要。目前,该同学还在努力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相关专业词汇,以便为日后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此,我们衷心地祝福他们一路走好,一路走稳,财院和外语系将会为他们的成就和业绩倍感骄傲和自豪。
    03商英1班郑灼珠正在登记外语系就业情况调查表
        之四,义乌商品城 财院大聚会
        13日下午我离开瑞安直接赶赴义乌,义乌逗留期间亲身感悟到国际商品城的魅力,同时也见证了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硕大成果。据估计,仅外语系最近几年毕业的学生曾在义乌打拼的不下数十人。这次就有机会与黄进寿等8位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目前,03商英1班的黄兴同学就职于浙江远见机电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03商英2班的黄进寿现就职于星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王琼思同学就职于雪琪有限公司;吴丽君同学就职于利达针织有限公司;05商英3班周桂珍同学就职于义乌菲特针织有限公司从事跟单;05商英3班郝文慧同学就职于西班牙亚明先锋义乌办事处,负责采购;05报关5班的江春保也在义乌达利集团从事销售;06财管1班肖良友同学也在义乌远发日用品有限公司从事会计一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同学总体感觉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从进校到毕业方方面面都是值得信赖的,而且是极度负责任的,进入财校学习毫不后悔,物有所值。
    我院部分义乌工作毕业生与但老师共进晚餐
        以上是我这次闽浙之行的所见所闻。其实,还有一批同学电话曾多次联系过,比如何伟、虞洁、张皎芳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见上一面。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谈谈个人所思所想。
        第一,充分利用酒店平台,就业政策灵活多样
        这次调研之行深深感到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和国贸、国商、报关等涉外专业而言,五星级酒店相关岗位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平台,至少这些涉外酒店的西餐厅和总台接待等岗位为口语较好的同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加上酒店包吃包住,且有一定的基本月薪做保障,比起漫无目标的从九江远赴上海、深圳等地求职要方便得多;更为重要的是星级酒店往往给伯乐和千里马提高了非正式面试的平台。另一方面,这些同学如果在星级酒店实习就业一段时间之后,也有少数能够对酒店行业由熟悉到热爱。其中04外贸英语秦叙同学就是很好的例证。该同学毕业之后就不曾离开过酒店行业,去年奥运前夕,就被北京一家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录用,基本薪金超过6000元,这就应验了这样一个真理――专科毕业生只要热衷于酒店行业加之持之以恒肯定能坐上比较重要的岗位。为此,他们深深感到对于商英乃至其他涉外专业在人文选修课时或者教学计划修订时,适当的选修1―2门旅游相关的课程,这样初次就业选择面更宽更广。另外,在对待大三学生第五学期实习就业的政策方面,我想,学院可以适度灵活掌握。比如,只要确实找到用人单位,可以凭录用通知书或就业协议书在第五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允许他们就业在岗自学相关课程,不一定非要返校参加期末考试。
        第二,基础理论课程酌减,专业实训科目多上
        这次调研主要对象为商英和国贸相关专业,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对于那些理论课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可以适当减少周课时,而对于那些"吃饭"的课程应该多上,上好。比如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制作、国际商务英语函电、英语应用文等就非常必要。对于外语系而言,我们经常将英语分成两大块,其一为"考试英语",比如综合英语I、II、III、IV,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这些课程适当可以压缩课时,变通考试形式;其二为"吃饭英语",比如国际商务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单证操作等,这些课程应该加强,而且应当追求效果最佳化;同时对理论性较强的抽象课程可以倡导自学,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开放性考试,这样学生反有兴趣,效果更好。
        第三,利用海西开发,做足福建文章
        众所周之,目前大陆和台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福建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开发海峡西岸,创建平潭特区,这对于福建毗邻的江西学子而言乃千载难逢的机会,加之眼前许多本科院校眼睛总是盯着就业比较成熟的深圳、上海、宁波等地。因此对于福建的泉州、福州、莆田和厦门等地来讲,相对而言还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新大陆"。仅就泉州而言,本地区人口700多万,而海外华侨就多达800万之众,台属也在600多万,更有甚者,全国百强县市,泉州就有石狮、晋江、惠安和安溪名列其中。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泉州机会无限,明显就是一块财院学子福地。一句话,江西财院应该尽早下手做足"福建这篇文章"。
        第四,浙中重镇义乌,实习就业宝地
        尽管义乌坐落在浙江中部,但它却蜚声海内外。根据相关资料介绍,目前义乌市场经营总面积达400余万平方米,商位6万2千余个,月均20万客流量,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价格发布中心和中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基地。义乌与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有往,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0名外商常驻义乌进行采购,登记注册的境外企业代表处和分支机构就有1900余家,外商开设账户9000多个。义乌市场已成为国际采购商重要的源头采购基地。2007年,从义乌出口发运的标准集装箱达40多万只,平均每天有1000多只集装箱的小商品发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义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海关。义乌的市场汇集了16个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多万种单品,内外贸均可在市场内完成不同行业的一站式采购。外交部、联合国难民署、家乐福亚洲总部等先后在义乌市场建立了采购与信息中心。
        因此,义乌对于江西财院相关专业莘莘学子而言,这既是一块充满机会、可以奋斗的乐土,更为寒窗学子提供了90元钱单程车票的便捷。一方面,学院相关部分应该加快与义乌相关部门的沟通、对话,尽早签订长期合作基地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应当加强与在义乌业已就业的毕业学生联系。让他们发挥示范效应,发挥传帮带作用,这对我院批量解决学生实习就业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五,充分发挥网络,互通就业信息
        此次闽浙之行我感觉有些同学不能经常接触令人非常遗憾,甚至闹出一个"笑话",在义乌一个不大的公司,作为同事达三个月之久的我院两位校友,居然在一次晾晒财院被褥的时候才得以相认,原来还是同一年级相邻班级。因此我每到一处就尽可能地召集相关同学进行跨年级、跨系部、跨专业的相聚,再三强调同学和校友之间的感情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纯真的感情,应当用足用好。另外,返校之后外语系正在着手真正意义上的系部毕业校友群,充分发挥当今网络的高效快捷之作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财院的一个基础系部,必须要有若干个责任心极强的管理者介入其中,并能将毕业生所思所想第一时间内反映给相关领导,尽力解决。同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让那些事业小有成就的学子经常性的上网畅谈自己的心得,与学友或师弟师妹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此外,在方便和可能的情况下,应当组织一批才俊返回母校与相关专业的师弟师妹现场交流,须知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交流要比咱们老师理论课上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以上就是本人此次闽浙之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有关人士予以斧正。

    关注二维码

    官方微信